大学教学创新研究

作者: admin 分类: 学术资讯 发布时间: 2020-01-12 21:23
(接上页)、初步的学术训练,例如查找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了解基本的学术规

范和论文的行文格式。(4)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投入。当然,由于只是初次尝试,且时间有限,有的方法考虑到了但没有来得及实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也是申请本次教学改革项目的初衷。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2014-2015学年,我承担了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和政治学专业的宪法学”课程,继续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两次课程都安排了5次作业,不过因为法学专业的“宪法学”课程安排在1年级,面对的是新入学的学生,而政治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在3年级,专业背景不同,课程的开设时间也不一致,因此我对作业略做了些内容方面的调整。下面是这几次课程作业的基本情况。

表1法学专业“宪法学”课程作业简表作业内容反映出的基本问题学习“(宪)法学”的想法

(1)学习方法问题。不知道如何看书,做笔记或者困惑

(2)理科生转向文科学习的不适应,很多背景知识不了解

(3)如何掌握课堂重点内容。

(1)作业差异大,有的深入,有的几乎没有自己的话

阅读《制度是如何形成(2)叙述不连贯,想到哪写到哪:看书不多,难以举的》,撰写读后感反三3)部分作业有明显的中国问题意识,值得称赞评析福建长宁人大常委

(1)不知道学术讨论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形式;

会否决对人大代表拘留(2)作业没有学术命题;有观点,无论证的案件

分析大学生宿舍是否是(1)想到哪写到哪;宪法上的“住宅”

(2)不会组织论证;学术论文的格式不完备。

教学过程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与初步学术训练【表2政治学专业“宪法学”课程作业简表作业内容反映出的基本问题

(1)感性认识多,关注面比较单一,没有显示出政治学的专业我看“两会”特点;

(2)宏观叙事多,具体而微的分析少。

比较分析《钦定宪法(1)作业差异大,有的较为深人,有的几乎没有自己的话大纲》和(十九信条》(2)叙述不连贯,想到哪写到哪;看书不多,难以举一反三等额选举的理论与

(1)比较潦草,援引网络材料过多

(2)层次感不强,想到哪写到哪;实践

(3)不会用标题来集中自己的论述分析大学生宿舍是

(1)想到哪写到哪;否是宪法上的“住

(2)不会组织论证;学术论文的格式不完备。由于法学与政治学的专业背景不同,所以我在课程作业命题的选择上也做了不同的安排。对法学专业的命题偏重于宪法的“规范性”,而对政治学专业的命题则偏重于宪法的“政治性”。例如在法学专业“宪法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发生了“福建长宁人大常委会否决对人大代表拘留的案件”,这个案件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案件。在评阅作业后,我在课堂上对这个案例又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讲述,提示了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把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安排每个小组再就本案集体讨论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在政治学专业“宪法学”课程开始时,正当全国“两会”召开,就“两会”的召开进行观察和分析,既贴近日常政治实践,也与政治学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当然课程作业也考虑到了入学年限的关系。法学专业的学生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基本上还没有脱离中学时代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尤其是他们刚刚接触对法律

教学过程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与初步学术训练末考试前突击复习一说。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各个专业,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似乎也成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个专业考试的“特点”,主要考学生的“背功”。当然,按照学校的要求,每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布置适当的作业,但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作业并没有多少的反馈和交流,这也影响了课程作业的功效。

本项研究力图以加大课程作业质与量的方式,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它的目标就在于注重学生对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学习过程为导向,而非以一次性的考试为评价标准。这个改革方向也合乎学校正在推行的“双推计划”的意旨和目标。在2013-2014学年的秋季学期,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此略有尝试。当时我承担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一开始,我即说明本课程考核不采取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而是以若干次课程作业来作为评价标准。在课程进行中,我总共安排了5次课程作业。例如第1次课上即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写一写学习法学专业的感受和困惑;后4次安排有案例分析、学术综述、现实观察、理论讨论等内容。为了防止同学们在网络上随意复制拷贝,我宣布作业必须手写完成,不接受打印版的作业。对每次课程作业我都对其内容和形式加以文字评述,有详有略,并打分(不公布分数,但对成绩优秀者在课堂予以表扬),然后在布置下次作业前反馈给同学;期末成绩即以5次作业的平均分作为评定基础。在学期结束后,我征求了部分同学的意见,他们大都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加大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但也认可这种考核方式,教师的反馈促进了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认为这种考核方式或许有以下几点好处:

(1)注重学习整个过程的考核,比一次考试似乎更公平些;(2)给了学

生更多的学习压力,能促使其对课程内容加深理解;(3)能给学生以

大学教学创新研究的学习,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转向问题。当然,对这两个专业的宪法学教学,我都安排同学们分析了大学生宿舍是否为宪法意义上住宅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也非常有兴趣,讨论很热烈,法学专业的一位同学还在期末时又给我递交了一篇有着详细论述的作业。

这种考核方式也包含了初步的学术训练。在每次作业之后,我都会对每份作业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做简短的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则放在课堂上统一讲述。同学们之前接受的学术训练本来就很少,因此每份作业都更像是一份“作业”,而不像学术论文,因此有一个从“作业”向“学术论文”转换的过程。我重点讲解的内

容包括:(1)命题。学术论文不能像作业一样面面俱到,每篇学术论文应该只有一个学术命题,要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不相关的内容不能

要。(2)论证过程要比提出观点更重要。不能只提出观点,写个“我觉

得”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展开论证,尤其是要围绕法条展开论证。(3)论文的形式。大小标题尤其是小标题的设置非常重要,很多作业都没有标题,也不知道分段,长长的一篇,看起来都很累人。因此,我也简单讲述了如何撰写摘要、选定关键词、文献的引证等论文形式问题。

基本评价

在本项目申请时,我对教学改革设定的目标有三个:(1)就学生对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予以考查,以全过程的考核督促学生投入更多

的精力学习;(2)促使教师加大对教学的投入;(3)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术训练,使其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和方法,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创造条件。总结三个学期的实践,可以说这三

数学过程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与初步学术训练个目标有的得到了实现,有的实现了一部分,当然也发现了当初未曾设想到的问题。

从教师本人的情况看,这种教学改革显然增大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三个学期下来,我总共评阅了超过300份学生作业,每份作业都有评语;每次作业都有对全班基本情况的简单总结,课下也有反馈,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书面”互动。就学术训练而言,也可以说使得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学术研究的基本面貌。在课程后期,部分学生的作业也开始有了大小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引证,至少使他们领略了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这两点算是实现了的目标。当然,学术训练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一门课程做这样的学术训练远远不够。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必须从整体上推进,要求各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单单一门课无法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在政治学专业的“宪法学”课程结束前,我请同学们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反映的情况证实了我的一些预估。大多数同学都赞成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但也认为仅仅采取这种考核方式也有考核不全面的问题。对于认真的同学来说,他(她)对每一次作业都会认真完成;而对于不太认真的同学来说,他(她)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上搜索到相应的素材,用手誊写下来即可。另外,不少同学也反映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免除了期末的闭卷考试,但也存在一个考查面狭窄的问题,有不少同学因此疏于对宪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把握。有的同学因此建议教师在采取这种考核方式时,也需要采取一些比较客观化的考查方式(例如随堂书面考试),似乎只有这种书面考试才能大范围地促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以及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整理。

同学们的建议实际上提示了下一步教学改革的方向:书面作业和

■大学教学创新研究书面考试的制度二者不可偏废,既要加大课程的作业量,加重作业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力投入;但也不能完全取消书面考试制度,书面考试的压力才是促进学生加大学习投入的有力武器。只有同时采取这两种方式,或许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投人,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探讨崔华平摘要:对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有导向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国际经济法”作为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的学科。“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具有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实务性强、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而且与民法、刑法等国内法不同,本学科的许多内容,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容易碰到,因而缺乏感性认识,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对于本课程教学的困难,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为了提高“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总结“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查重免费    论文降重软件    自动降重
标签云